本期主持:本期嘉宾:张海波《广州青年报》总编辑 张良 《东方企业家》执行主编 尹传高 下马威咨询公司董事长张海波最近 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企业进展到某个阶段,要更加强调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内部资源共享,但是企业管理的 山头主义 会阻碍这种进展。我们的企业文化也一直避开这种倾向。但从另一方面来看,TCL“”的成长中,不能单纯负面地去看企业 诸侯化 现象。假如从正面角度看,支持 TCL 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家精神。我们强调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团队能够以一种企业主人翁的心态和精神去主动承担责任,去应对各方面的竞争和挑战。实际上,这是企业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目前,中国企业和已经很成熟的大企业不一样,还处于不断进展的阶段。在过往进展中,我们所做的,一个是捕捉进展机会,另一个是加强应对市场、产业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应对变化的速度和效率一直是竞争力的基础。这些因素都是我们要保持的,而要保持这些因素,就要企业管理者更要具备企业家精神。怎么看中国进展过程中内部的诸侯文化? 张良 比诸候文化更严重的天子文化“”“”诸侯文化 是指什么?地盘?山头?不顾大局,搞派系,挟 部门 自重?换成管理语言,就是缺乏协同精神,以分管产业或者部门利益为重?“”“”假如是这个意义, 诸候文化 并非中国企业所特有,但是 诸候文化 在中国企业的形态和变异确实值得关注。中国企业更严重的问题是天子文化,这两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含义。都是制度变异、组织畸形的产物。即使在非常成功的全球性公司中,这种现象依旧十分明显。这和全球公司大部门实行矩阵式管理结构相关。矩阵式结构有很多问题,而在诸多问题当中,最大的问题是沟通协调问题,官僚主义就是由之而来的产物。政治学中有句话说,财政是意识形态。而从企业的角度,资源的投入就是意识形态。从公司资源的角度,财务、人力、信息技术部门在各自方面拥有整体的资源,但对于产品部门,拥有市场资源和客户资源。前些时候,我们就此问题和一些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进行了解,发现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销售部门抱怨市场部门支持不够,而市场部门的人则嫉妒研发部门待遇优厚却优哉乐哉,又过于迷恋技术。因此,从纵的层面上,战略推行相对容易,但是从横的层面上,整体协同则大打折扣。那么,对于中国企业,就已经完成了矩阵式结构的挑战了吗?会不会我们还没有学会矩阵式的平衡和协同,就已经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