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老师献礼国庆 60 周年征文涟水河紧挨小镇,见证小镇的风风雨雨,培育了小镇人,哪一个小镇人不是喝涟水河的水长大的,如幼时吮吸母亲的乳汁一般。洗衣服,洗菜,洗澡,在田里干活回来抹抹脸,擦擦脚,大的方面如划船下湘潭,小镇出过很多船夫,运船载树、稻谷,从上游飘飘而下,便捷得很;每年端午赛龙舟则是一大盛事,鼓乐喧天,人山人海。什么时候河边都有人影,都有爽朗快乐的笑声,早晨女人们洗衣服,傍晚男男女女洗澡,散步,是小镇最美的景致,兼以灿灿的朝晖和晚照,绝了!常是县报美丽的插图。河两岸山峰连绵、迂曲,虽是小山,正因为小,花花草草都被河水全收胸中,堤上栽着杨柳,泡桐,桃树之类,小镇人在河湄挖出一畦畦菜地,红红绿绿一片,在河边走走,“”风景旖旎无比,清且涟漪的水里 映着电影 ,这水,还可真不单纯是老舍说的蓝水晶。但有两个时候,涟水河顿失花容,面目全非。一是市造纸厂污水排放的时候,水完全乌黑,浑浊,喝水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小镇人顾不上这些,全家总动员,用罾,网,或干脆用竹篮,瓢,木杆,在黑水里捞鱼,鱼在污水里窜来窜去,似无头的苍蝇,河面飘满白花花的鱼,小孩则站在水边,用手捡虾、泥鳅、鲫鱼,半天也能拾上一大碗。一是每年梅雨季节,河一夜之间暴涨,一片水乡泽国,漭漭苍茫。泱泱之水淹没房屋,人们忧心忡忡、火急火燎,在水里搬运物品,转移到山坡上,也有情急之下抱着高树,苦等急救的。水稍小,就有人趟水而走,在水里打捞浮物:木条、家具、牲畜、衣物,五十多岁的刘老倌因此葬身于波涛之间。水退走以后,铲除房里、墙壁的臭泥颇费时日,可以想象,小镇人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低矮、昏暗、潮湿,许多患有风湿病、关节炎。人们对河道进行疏浚,在冬天挖淤泥,加宽河道,终于驯服了猛兽。造纸厂也没见排污水下来,一打听,造纸厂倒闭了。但九十年,兴起一股挖沙风,一时,河道处处是庞然大物,成天轰声隆隆,河堤堆满沙丘,沙峰,小镇离城不过三十多里,到处大兴土木,来运载沙的汽车穿梭不断,水被弄得浑浊不堪,河边也尘灰飞扬,乌烟瘴气。河中间有带状的沙洲,芳草萋萋,煞是好看,两岸的人为争挖这沙洲上的沙,还大动干戈,打斗一场,终于不了了之。后来镇里及时叫停人们的采挖,或许人们对水的理解有了变化。近十年来,涟水河平静,安宁,渐显妩媚的风姿。水碧绿、清亮,原来人们在河里洗碗,洗锅,杀鸡就在河边剖肚开肠,肺、粪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