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应急预案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一 一、突发性传染病事故的界定 1、 感染性或季节性、暴发性疾病,特别是非典型性肺炎、猪流感、禽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感染性腹泻等公共卫生事件。 2、在一定时间段传染病发病 5 人以上事件。 二、突发性传染病处理机构及职责 (一)发现班级内个别学生患上了传染病后,一般由各班主任老师负责处理,即及时上报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同时联系家长立即带孩子就医,并做好患病学生的登记造册工作。 (二)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校校级和校中层领导组成。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中层干部任组员。领导小组成员一旦发现班主任上报的患传染病的学生人数较多,并且存在蔓延的趋势,应立即上报区教育局办公室和市卫生防疫部门。 根据制订的《突发性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的各位成员督促各班级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平常抓紧卫生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要求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在发生较多人数感染疾病的情况下,负责事故的小组领导应加强指挥协调和指导工作,并及时请求有关部门的协助,对患病师生实施救治。另外要指导全校师生做好日常卫生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 (三)小组平常安全分工情况。 校长负责全校安全工作;教导主任负责校内学生课内外安全工作;事务主任负责校舍、学生活动场所及食堂安全工作;卫生保健负责人负责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工作。 (四)发生校园突发性传染病事故时领导小组分工情况。 1、校长: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和自理学校突发性传染病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突发性传染病事故的日常处理工作,做好事件处理情况的信息汇总、草拟新闻报道,接待有关新闻单位,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材料,代表学校对外公布有关情况;指导有关部门做好事故施救和善后处理工作,做好上级领导以及有关地区领导的接待工作。 2、卫生保健老师:做好传染病的宣传和预防工作,严格按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做好学校饮食卫生工作。平常能通过媒体获得有关传染病的信息,进行必要的防范。一旦出现传染病(即使一时无法确诊),视情节轻重分别向街、区卫生防疫部门及区教育局办公室报告。 3、分管领导:协助校长做好突发性传染病事故现场指挥工作,负责监控病情,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护送病人等工作。必要时请求,协助当地政府、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同时关注事态进展。 4、教导主任:负责师生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