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到县,围绕我市农民收入的构成、制约因素和增收潜力等方面展开调研,从中获得了一些促农增收的启示。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变化特点从我市农民收入的整体现状看,总体水平偏低、收入差距拉大、增长幅度减缓、区域进展不平衡等矛盾仍十分明显。其变化趋势和特点是: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四)从农村教育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低下,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据对左坊镇的调查,2024 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高中以上的仅占 11%。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数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技术。表现在人均收入上,去年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上年增加了 8.8%,但实际获得的人均收入却由 441.7 元下降到 416.5 元,降幅为 5.8%。农村劳动力素养低,制约了我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和猎取收入的能力。三、实现农民增收的潜力(一)经济稳步进展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增速虽低于 GDP 增速,“”但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没有改变。正是在全市实施 一招三化 战略、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才使得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收入的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大的经济环境以及区域自身的产业积累和进展氛围,必将使农民收入水平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相应得到较大提高。“(四)区域特色经济加大了农民增收的动能。以传统种养业和加工业为基础的 一乡一”“”品 、 一村一业 的产业结构,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务工机会和工资性收入,而且使农民获得超额收益成为可能。如孝桥镇下李村的麻绳产业。2024 年,该村加工麻制品销售收入达 800 万元,实现税收 40 多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 150 余人,人均增收 400元。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考农业的弱质性、依赖性和滞缓性表明,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断推动和完善。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和领域,又要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好经济薄弱地区、纯农户和低收入户增收;既要从当前出发实行能尽快见效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在具体实施中,要围绕“”破解农民增收中的制约难题,做好促农增收中的 加减乘除 。——“”加 ,就是加重第一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份额,多方面挖掘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