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学校乱收费带有一定的隐秘性。各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各学校的乱收费行为隐蔽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而言。一费制在全国范围的普遍实行后,明里乱收基本上治住了。但同时,某些学校出现了变相乱收费的现象,增加了查处和治理的难度。如有的学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收钱,有的班主任老师委托班委会代收等,五花八门,部分收费打着自愿的旗号,实为不自愿的自愿,其实,这种软收费比起明收费、硬收费更可怕,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学校乱收费给经济困难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三是学校乱收费资金管理混乱。审计发现,被审计学校的违规收费取得资金大部分资金未上缴财政非税专户,大量资金私存私放在个人账户,失去监管,管理混乱。如某中学各年级组以家长委员会名义收取寒暑假补课费、周末及晚自习补课费 640 万元,并存于学校职工个人账户,游离账外形成小金库。审计发现,各学校私存私放资金不同程度的存在挪用公款、乱发滥补、白条报销等一系列违规行为。二、学校乱收费原因分析一是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学校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运行,教育经费总量虽然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快速进展而言,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于是,教育投入的不足滋生了一部分学校的乱收费现象。如某中学缺编 34 个,按该校老师年平均工资 42837 元计算,该校两年需自筹费用291 万元,财政投入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三是查处不到位,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一是部分乱收费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传统的应试教育和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高强度的升学压力和家长望子成才的期望,学生、家长多自愿要求补课,在这种情况下,补课费的收取变得不合规但合情。二是社会监督缺位。绝大多数学校利用乱收费改善办学条件,奖励教学成绩好的老师,博得了社会的同情和谅解,即使部分家长对学校违规收费有异议,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不愿向有关部门举报,导致社会监督的缺位,助长了乱收费行为的发生。三是监管部门执法不严。当学校被查出存在违规收费行为时,监督管理部门多从轻查处,或只对学校进行罚款,没有完全根据责任制的要求追究学校相关人员的责任,查处不到位导致学校的乱收费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三、治理学校乱收费的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政策法规教育,充分认识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