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文学论文参考范文随着时代的进展,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本科阶段更强调素养教育或通识教育,其基本目标由精英式的专才培育转型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通才培育,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大学本科教学面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必设的专业,同样应与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接轨。一、明确教学的总体思路就甘肃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育方案来看,其中对学生的素养、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培育要求: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理论和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科学讨论方法,具有独立猎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进展动态,具备本专业方向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具备调查讨论和协调组织的能力,能适应相邻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实际工作等。将专业人才培育目标确定为既强调专业素养,又强调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过程方面都应与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接轨。此课程重在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由此在教材选择、课时分配和教学方式上都与此目标相符。在教材上选用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此教材学理性强,文学史的线索清楚明了,授课就依教材的框架进行,对作品的分析老师自行补充,这是教材未展开而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部分,给老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课时分配上,明确突出作家作品的教学与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路,作家作品的讲授占 60-70%,而文学运动、文艺思潮、社团流派、文体进展等内容占 30-40%。在对具体文本深化分析的基础上,概括重要作家的创作特色与艺术风格。温儒敏先生在十多年前谈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时,就已明确提出要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育放到重要位置,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由此,教学的总体思路就是重点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既要重视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质量,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采纳多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都能获得提升。二、重视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质量,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三、采纳多元教学方法,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