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

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总结_第1页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况二、仔细分析讨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 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估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 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养问题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养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 38 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 28名,40 岁以下的 30 名,专业技术人员 23 名(其中群众系列 15 名含中级职称人员 4 名,非群文系列人员 8 名),工勤人员 15 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养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 65 次,参加活动人数 13800 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61 次,参加活动人数 11300 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 1.44 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 0.15 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龙灯,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文艺队 32 支,队员 00 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津创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交流文创,小店资料希望满足您的需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