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借助校园文化培育儒雅学生摘要: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培育、人的塑造和人的成长。校园文化具有长久的导向作用,引领和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应当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借助校园文化培育儒雅学生。文章从“丰富自我,提升专业素养”“以读为本,创建书香班级”“拓展途径,创新欢乐诵读”“经典育人,抓好课堂教学”“家校共读,携手文化育人”五大方面阐述了借助校园文化培育儒雅学生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校园文化;专业素养;书香班级;经典诵读;儒雅教育近年来,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着力打造“儒雅文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深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笔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顺势而为,从人文校园中寻找生活和学习的榜样,涤荡自己的心灵,更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期望借助校园文化培育儒雅的学生。一、丰富自我,提升专业素养经典诵读活动是校园传统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它能改变单调的学习、生活方式,使校园生活呈现出缤纷多彩、健康向上的和谐风景线。通过《〈做有创意的老师〉丛书——老师的 9 堂国学课》《梁启超戊戌年》等好书相伴,读好经典,不仅是传承与进展中華优秀文化的过程,也是让学校弥漫书香,让人文情怀感染每一位师生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强调:“集体的智力财宝之源首先在于老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老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学校重视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图书馆增添了丰富多样的书籍,不断开展“师生共同成长”活动,着力打造书香型老师团队。为了丰富自我、提升专业素养,笔者常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育教学和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树立儒雅老师的形象,让自己更加亲近学生。二、以读为本,创建书香班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见,环境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感染是长久而不着痕迹的。为了优化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以及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我校在校园的墙壁、走廊等地精心合理地布置有关“儒雅教育”的古今图画作品和学生作品,如名人字画、孔子像、陶行知像、六德亭等等,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文化的气息在校园流淌,把书香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营造班级文化,笔者积极建设书香班级,创建班级图书角,让班级教室充满书香,实现班内图书传阅等。在班级图书角有古今中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