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想品质摘要: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塑造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德育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文章紧紧抓住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开展的特点,探究有趣故事引导、正面典范影响、学会换位思考等教学方法,以使学生乐于接受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熏陶,自觉践行思品理论,学会向善求真。关键词:故事;人物;换位;思想品质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容易受外界因素的诱惑。因此,要想实现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思品”〕课程教学目标,就要重视教学内容,从理论认知开始,使学生自觉接受正能量、抵抗负能量,接受真善美、抵抗假恶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锤炼过硬的心理素养。老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学生的共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自觉参加到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升学生思想品质。一、有趣故事引导小学生活泼好动好玩,并且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反感枯燥无味的理论传授。假如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通过故事折射道理,学生不但同意接受理论,还能强化认知。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能使学生轻松进入思想品德的学习天地中,主动感知故事带来的道理。例如,关于教科版“不能忘记的歷史”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我把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编成故事。两个强盗持枪来到北京,一路烧杀抢掠,火烧了当时世界最美的圆明园,金银财宝和宝贵的文物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将其破坏,而清政府毫无反手之力。学生感受到的是“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故事的趣味性将学生带到课程学习之中,故事的深刻性将思品课程蕴含的道理折射得明明白白。于是“发愤图强,振兴中华”“树立远大理想,建设美好家园”“构筑强大国防,保卫和平家园”等历史使命被学生深刻理解。二、正面典范影响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每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阶段都出现过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这些优秀人物对当时公民道德品质的培育、社会风气的树立、社会道德的构建产生了潜移默化影响。优秀人物事迹的灌输和影响是思品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尤其要选取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老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等来自生活优秀人物的事迹,将复杂的道德认知化为浅显的道德认同,使课程变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