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外滩上海版“星光大道是怎样炼成的

北外滩上海版“星光大道是怎样炼成的_第1页
北外滩上海版“星光大道是怎样炼成的_第2页
北外滩上海版“星光大道是怎样炼成的_第3页
北外滩上海版“星光大道是怎样炼成的一座城市,潜藏一部历史,书写一种沧桑。10 月 28 号,“北外滩景观 3D 全息交响音乐会”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已经预示了北外滩这块被寄予厚望的土地即将完成最终的蜕变。北外滩地区具有丰富的国际文化历史底蕴,是上海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历史上就曾经有过被称为“小维也纳”的犹太人居住的国际化社区;这里的摩西会堂、百老汇剧院、霍山公园曾是二战时期犹太人聚会、休闲、娱乐的场所;这里还有当时的远东第一大监狱——提篮桥监狱。作为近代上海开展历程的缩影,中西方文化的剧烈碰撞,在这里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在长达百年的时代长河之中,有的依旧留存了下来沿用至今,有的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改造,有的那么随着城市的变迁悄然逝去。随着滨江建设的深化,和老街动迁的推动,未来北外滩的面貌必将焕然一新。这是旧时代的终点,也是新时代的开端,其间所经历的百年沉浮,我们将铭记于此。梦回上海“百老汇”漫步于东大名路上,你可以清楚的看见,街边两侧大量的施工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而施工场地之间,那么又时不时的穿插着一些老旧的西式建筑,颇具浓郁的欧式风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丝毫不显突兀。东大名路原名东百老汇路,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于 1864 年之前,最初名百老汇路,1877 年将虹口港外虹桥以东改名东百老汇路。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时改名东大名路。1934 年竣工的百老汇大厦,因傍百老汇路顶端,故因此得名。在这条路上,凝聚了上海近代工业开展的精髓。耶松船厂在东大名路 388 号,那栋颇具英式风格的红色建筑,其前身为原英商耶松船厂。于光绪 34 年建造,同治 4 年〔1865 年〕为英商进购。开始时是租用上海与浦东两船坞公司的设备并加以修建。1900 年,与英国在上海的另一家大船厂祥生船厂联合,改组为耶松船厂公司,资本增至五百五十七万两。1906 年改名为耶松。从此,垄断中国船舶修造业三十余年,为英国在华工业投资中最大的企业之一。由砖混结构堆砌而成的五层建筑,坐东朝西,平面呈正方形,立面为台锥状,一眼望去,想到气派美观。西立面中部作塔楼造型,底部主入口雨棚为翘屋檐,顶端塔亭有四方翘檐绿瓦锥顶,缅甸式的建筑风格极具欣赏力。方格长窗,局部窗上部有扁圆券,底层窗楣上有弧券装饰。三层有一圈白色的挑出外廊;上部三层作退台收进,窗口上设连续的绿瓦挑檐,红砖贴面,历经数十载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