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为仔细实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确实保护、传承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拟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仔细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对于实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通知精神,依据“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加、要点打破、整体推动”的原则,依据“普查先行、要点保护、立法保障、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立足现实,掌握机会,趋利避害,顺序渐进,努力创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气氛和社会环境,逐渐成立全方向、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确实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入全面规范的轨道,使我县民族民间文化获得有效保护、优异传承和合理开发,努力为实行“民族文化强县"战略,打造文化咸丰、魅力咸丰累积文化资源,促使全县经济社会健 p+t4=-异康发展。二、保护范围(一)大众文学1、民间故事 2、民间传说 3、民间谚语4、民间诗歌 5、民间谜语 6、民间春联7、民间歇后语(二)民间音乐8、民歌(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阳戏20、灯戏9、民间器乐曲(唢呐、花锣鼓、吹锣鼓、宗教锣鼓)(三)民间舞蹈10、摆手舞 11、板凳龙 12、地盘子13、穿花 14、年节灯舞 15、草把龙(四)民间戏剧16、南剧 17、傩愿戏 18、木偶戏阳戏20、灯戏52、建筑文化风俗、工作任务(一)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成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由县文体局牵头,县民宗局辅助,各乡镇(区)配合,组建工作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普查内容涉为上述保护范围所列的九大类 52 小项,要点摸清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目、散布情况、生计环境、艺术传人、发显现状等。普查方式以个别采访、民众会谈、观看表演、问卷检查、查阅资料相联合,并对全部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登记,成扬名录,撰写单项介绍资料,、对于优异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真切、系统、全面的记录。在仔细整理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成立《(省、市、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撰写各个艺术门类单项资料,并附图片,如《咸丰地盘子简介》《咸丰花锣鼓简介》等;成立《(省、市、区、县)民间艺人资料库》,每个艺术门类各选择 1-2 人,撰写艺术传人单项资料,(二)展开咸丰《民间艺术集成》和《文化遗产丛书》编修工作县文体局、县民宗局负责组织专班,宽泛采集各方面资料,并在原有基础上挑选和补充,仔细改正,精心编排,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