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摘要:设计的每一次变革都和时代进展的潮流密不可分,无论是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新艺术运动,以及现代主义运动,都有其存在的阶段性、合理性以及借鉴的价值。设计思潮的不断演变,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其继续承担现代主义“现代性”的进展,并使工业设计变得更为多元。但在互联网迅猛进展的今日,工业设计面临如何合理进展,这是设计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工业设计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西方世界出现了对其工业文明的普遍抵抗和背离,现代主义的进展也出现了种种弊端。人们迫切地想从大工业生产背景下与设计之间所产生的种种不和谐中挣脱出来,寻求新的出路,并积极地进行各方面的探究,明确地反对现代主义中科学技术对人的否定和奴役,需要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来取代对机器美学的盲目崇拜。渴望人的多元化进展来替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逻辑的单一性。对于消费产品的需求也不再是满足于物品形式的简约以及基本的功能性,而是要求设计风格富有变化,不仅要求个性化、趣味性和装饰性,也要求心灵的满足。这一切都在促进设计领域对现代主义原则的怀疑和批判,也促使后现代主义思潮变得更为强劲。后现代主义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是孕育在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反感是后现代主义进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素。受 60 年代大众文化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对现代主义风格中纯理性、单一性的反驳和批判。从反对米斯·凡德洛的“少即是多”的减少主义风格,到罗伯特·温图利“少则烦”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设计产品视觉上的丰富,满足大众心理需求,不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在设计上反映出对历史的倾向性,以及注重产品的装饰性,都打破了国际主义多年来的垄断,也是为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的进展开创了新阶段。二、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特征(一)注重产品设计的大众化及娱乐性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的重要特点就是注重设计的生活化和大众化,波普艺术作为后现代主义重要的派别之一,其核心目的就是能够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强调大众文化的重要性,揭露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出现的局限性,同时也打破了国际主义风格的严肃、冷漠、单一化的主要特征。取而代之的则是富于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设计,以充满戏谑的娱乐性和充满趣味的制造性来体现产品的多样性,通过对精英主义的消解,深刻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