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定量分析》课程改革探讨摘要:《商务定量分析》课程旨在培育学生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经营管理中现实问题的能力,是一门集合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知识的综合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从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教学改革;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商务定量分析》是将《管理统计学》与《运筹学》两门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根据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整合而成的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描述统计、推断统计、预测分析、规划分析、决策分析等基本定量分析知识,注重培育学生理性思维进展,锻炼学生深化讨论问题的素养和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为其今后在管理岗位的进一步进展打下基础。但是,《商务定量分析》通常在学生学习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理论课程后开设,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这就造成了部分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以致于产生厌学态度,而同时学有余力的学生又希望深化学习,因此在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使得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制造知识”,由传统的“课堂、老师、教材”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的转变。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学习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教学效果。基于以上两点,在《商务定量分析》课程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一、以有用性为原则构建课程内容主体框架《商务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从有用性角度培育学生从事管理类岗位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因此课程内容也主要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相关内容而展开,内容涉及面较广,注重知识的应用,理论够用即可。因此课程多与实际经营活动中的案例相结合,通过实景式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打破传统的统计学、运筹学只注重理论忽视应用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少部分学生也有继续深造讨论的需要,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延伸知识的学习,完成下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