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非常荣幸的成为了志愿服务万村远程教育的志愿者。我参加了这个可以服务大众,了解家乡百姓生活的活动,更是我能够为家乡做出的一点贡献的机会,这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另外,在和村民、工作人员的沟通当中,我也发现了几个问题,主要是:首先,村民的思“”想觉悟不高,不懂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 道理,他们不同意花费时间去观看,了解科学技术,觉得是浪费时间,宁愿利用时间做农活。这个是远程教育工作很难进行的根本原因。其次,村民没有统一的作息时间,很难召集大量村民集体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再次,村民们觉得就算懂得技术,没有可行的条件也很难改变基本上自给自足的状况。还有,村民有思想负担,他们不能承担改变种植方式或者改变原有的收入方式之后的失败。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以下措施:第一,我们应该提前多宣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让村民从思想上改变、觉悟,认识到进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第二,我们在进行农村工作时,是要我们去适应村民的作息时间,而不是没有针对性的开展,选择一个村民比较统一的休息时间开展工作。第三,我们应该尽量让农民没有思想负担,给予农民一些保证,假如失败,将有一定的补偿。另外,政府可以带头进行小地方的试点,制造条件让村民改变原有方式,也让村民从试点中认识到,改变也是可以的。我们志愿者对农村的总体情况还把握不够,下乡了解的次数也不多,下乡走得多,就能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就能做到工作有干劲,有目标。 党员干部素养 和 农民群众利益 是互相牵制和互相促进,我们从中可以起桥梁的作用,利用好远程教育这样一个好的学习沟通机制,争取更多的自下而上的反馈信息,再将远程教育逐渐内化成终身学习的内容之一,通过改变思想来改变农民的生存状态,然后在探究的过程中再逐步丰富远程教育的内容,扩展停它的功能。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我得到了镇政府领导的指导,让我在懂得知识技能之余,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收获了友谊,明白了一个团队才是这个新时代里最具竞争力的新兴力量,懂得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在此感谢大学生志愿服务万村远程教育的活动,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平台。我将继续秉承志愿者的精神,发扬我在远教志愿者服务中所学到的品质,贯穿到我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并且不断地勉励和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做好事,做实事。关注生活,关注民生,真正成为能够为社会服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