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关系胜过好教育读书心得范文一、老师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爱”是教育者不可缺少的,陶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才能达到内心的最深处。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当我们面对行为表现良好、乖巧懂事的孩子时,我们能从心底里由衷地爱这些孩子。但是,当我们面对那些淘气捣蛋、惹事生非或生理和心理有缺陷的孩子时,我们是否会在不经意间把爱藏起来呢。优秀的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对于那些问题孩子她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付出比一般孩子更多的爱心。二、老师要用宽容心悦纳每一个孩子。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虽然年龄小,但是拥有被尊重的权利。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要构建和谐师幼关系,必须以尊重为基石。那么老师如何以尊重为基石来爱孩子呢?首当其冲还是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多给孩子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老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应该宽容他们的错误,因为各项调查显示儿童期是犯错最多的`时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但又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及自我控制的能力。拥有宽容之心,你就能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思考、询问孩子当时真实的心理需求和想法,也更易从表象中了解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萌萌上课时给同伴糖吃,是因为她想表达对别人的好意,说明她已开始初步的人际交往了;安安会拿玩具回家是因为他的社会化程度低,不知道那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涛涛会把壁虎踩死是因为他听奶奶说过,壁虎的尾巴钻到耳朵里,耳朵会聋掉,他想保护大家。所以宽容永远是一种比惩处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它能让你随时保持理性的头脑,看到问题背后的原因所在,悦纳容易犯错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更易实现和谐师幼关系。三、老师要用童心解读每一个孩子。家长与孩子不能沟通,存在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代沟”。其实老师和幼儿也是一样的,由于年龄上存在的差距,我们往往把孩子说的当成是幼稚的、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可笑的。陶先生有言云:“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即成为朋友,学校立即成为乐园;您立即学得是和小孩儿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老师假如把自己当成孩子,让自己回归最纯真的童心,就能更接近孩子的世界,得到他们的信赖和认可。不难发现孩子的世界是希奇古怪、五花八门的,要想解读孩子,老师还得要保持一颗童心,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