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3、进一步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弱者和别人的不幸,培育学生懂得要有同情心,继承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他鲜亮的性格特征。 2、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 1、分析众人对孔乙己的态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理清故事情节。 2、了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3、分析从我的角度叙述故事的好处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探究的兴趣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当时社会遗弃的多余人的形象。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 二、听课文录音,掌握下列生字词。 阔绰(chu) 舀(yao) 羼水(chn) 绽(zhn) 拭(sh) 蘸(zhn) 打折(sh) 三、速读全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三要素 人物:孔乙己 环境:咸亨酒店(社会环境) 情节:①开端、进展(第 49 段) ②高潮:(第 1011 段) ③结局:(第 1213 段) 四、精读品析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1、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时间:十九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 地点:咸亨酒店(各色人等往来聚会的场所,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2、本段交代了在酒店喝酒的两种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 (板书:短衣帮站、外、贫;长衫坐、里、富) 3、小说中的我是否鲁迅为什么 4、前三段为孔的出场作了哪些铺垫用我的角度叙述有什么作用 (交代孔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孔后文写不伦不类的身份埋下伏笔。)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老师板书) 六、作业:1、识记本文字、词、文学常识等知识点。 2、预习分析孔的性格和造成孔悲剧命运的社会因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分析孔乙己的性格。 2、讨论造成孔乙己性格悲剧的社会因素。 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 4~11 段,找出描写孔乙己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 2、分析、讨论这些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