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存、运输、使用和销毁操作规程1 目的正确保存菌种,防止菌种的流失,达到生物安全防护目的。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室。3 责任经过培训合格并经授权的专业检验人员可进行本程序操作。4 菌种的保存4.1 质控菌种的保存在中国菌种保存中心等合法的菌种中心购得标准菌株后,并填写《菌种购买记录》(附表 1)。将菌株转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上,35°C 培养 24〜48 小时后,再转种二次,然后将纯菌种转入 EP 管(OXOID5g/L 的胰蛋白+150ml 甘油溶液分装与EP 管中,每个 EP 管中分装菌种保存液 1.5m1,高压灭菌后备用)中,菌种的浓度尽量高且研磨均匀。放-80C 冰箱中冻存.可保存 20 年左右,并填写《质控菌种保存记录》(附表 2)。4.2 临床菌种的保存临床分离株在分离鉴定后,若为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将纯菌种转入 EP 管(OXOID5g/L 的胰蛋白+150ml 甘油溶液分装与 EP 管中,每个 EP 管中分装菌种保存液1.5ml,高压灭菌后备用中,菌种的浓度尽量高且研磨均匀。在 EP 管管壁上写好标本号后放入-80°C 的专用冰柜(配备双锁)中保存,可保存 20 年左右,并填写《微生物室菌种保存原始记录》(附表 3)。4.3 临床疑难菌株的保存临床分离的疑难菌株在分离鉴定后,若为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将纯菌种转入 EP 管(OXOID5g/L 的胰蛋白+150ml 甘油溶液分装与 EP 管中,每个 EP 管中分装菌种保存液 1.5ml,高压灭菌后备用中,菌种的浓度尽量高且研磨均匀。在 EP 管管壁上写好标本号后放入-80C 的专用冰柜(配备双锁)中保存,可保存 20 年左右,并填写《疑难菌种保存记录》(附表 4)。做好疑难菌株相关信息的登记。钥匙由专人保管(双人双锁),如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未在岗应将钥匙交给第三名在岗人员保管。本室不保存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若分离到该类病原微生物,应立即就地高圧灭菌销毁,并通知医院保健科和其他相关卫生防疫部门,严禁将该类病原微生物流传出本室。5 工作用菌种的传代5.1当工作用菌种代数小于 5 时,可直接用上一代工作用菌种转接下一代工作用菌种。5.2 也可取用-80°C 专用冰柜保存的菌株,进行复苏,直接作为工作用菌种。6 传代频率6.1 细菌每 1 个月传代一次,酵母菌每 2 个月传代一次,霉菌及芽孢每 3 个月传代一次。当超过 5 代,须用传代用菌种传代。6.2 传代时注意无菌操作,使菌种不死亡,不污染,不丢失,同时实验人员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