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学校学科建设成果显著。1981 年,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 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 年,学校通过国家“211 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 21 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24 年,学校首次进入 QS 亚洲大学排名前 100 名,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 3 个学科进入 ESI 国际排名前 1%行列,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土木与结构工程、电子与电气、机械工程、物理学、数学、材料学、化学 8 个学科进入 QS 世界大学学科全球排名前400 名;2024 年,学校正式進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近年来,学校以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讨论型大学为目标,根据国家和京津冀进展需求以及学校优势学科基础,依托“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一流学科群的建设,面对学科前沿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学校学科点的数量和层次位居全国地方高校前列。目前,学校已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 8 个学科门类;拥有 3 个国家重点学科、3 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39 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0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应用统计、社会、、艺术、公共管理、金融、法律 11 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含 17 个培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