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视频在农学专业《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摘要:为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利用重演实验过程的视频教学方法,制作总时长为 24 分 13 秒的实验视频,详细介绍了植物基因组 DNA 提取;目的 DNA 的分离、纯化;DNA 体外重组和阳性克隆检测及测序分析。通过课堂讨论与实验结果分析,引入最新讨论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遗传学中基因的概念和基因工程章节的基本理论,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讨论技能,探究实验视频在农学类专业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遗传学》;实验视频;基因工程建立讨论型大学如今已经成为国内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这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中科研与教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1]。众所周知,培育讨论型创新人才是讨论型大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对于《遗传学》这类教学内容复杂,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如何进行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并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处于探究阶段[1-6]。《遗传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绝大部分知识点都是通过实验获得。同时,遗传学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但可供理论教学的课时数有限,涉及概念多且相对抽象,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讨论领域的飞速进展,现代遗传学的教学重点已从经典遗传学逐渐转到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分析以及基因组学[7]。因此,在将遗传学理论教学向教学科研结合转变的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科学讨论的兴趣,培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组结合老师的科研工作,因地制宜,以《遗传学》[8]课程中涉及《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相关内容为出发点,制作了总时长为 24分 13 秒的实验视频。视频涵盖了植物基因组 DNA 提取→目的 DNA(基因)的分离、纯化→目的 DNA 和载体的连接及转化→阳性克隆检测及测序分析→质粒 DNA 提取和酶切→拟南芥遗传转化,共 6 个内容上相互关联但又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视频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体验对遗传物质及基因所做的相关讨论,通过猎取直接经验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和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结合学生实际观看视频的心得体会,文章对该教学视频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并通过视频播放的效果评价,探讨了重演实验过程的视频教学方法在农学专业《遗传学》及相关课程中的应用问题。一、视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