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科书和课外阅读的链接点新课标提出学生六年级结束时的阅读量要到达 150 万字。学生的课外阅读很重要,有的老师推举和所学课文有关的读物,有的老师给学生开列书单,还会布置相应的读书笔记。这些方法,重视了“你要读”,忽略了“怎样读”,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了实效性。如何寻找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利用课外阅读这一课程资源,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资源得以增值,使课外学习资源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等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使两者互补共效、相得益彰,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一、依托课本,推举读物,实现课内外阅读内容衔接1.结合单元训练目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材每单元围绕特定主题编排,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读书,对主题深化了解,强化认识,升华情感。如:五年级下册“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单元,单元选编《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四篇课文,目的非常明确,让学生亲近祖国经典,培育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四篇课文吸引人的是故事,老师可以选择与主人公有关的经典章节,也可选择故事的延续章节。课外阅读变成课堂学习的延伸,有效完本钱单元所设定的“热爱阅读经典”的目标。教科书每一单元围绕固定的主题所选文章体裁和题材各异,但都有着统一的单元训练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这根线要贯穿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中。因此,要实现课内外阅读的链接,在选择和使用课外读物上必须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如: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单元,选择多为具有南方地域特色的文章,老师可适当增添具有北方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章。2.合理引进课外阅读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要使课堂教学富有成效,学生必须有一个宽阔的智力背景,而大量的课外阅读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时机。学生课外阅读到的东西有许多个接触点是跟教科书有关的。老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引进课外阅读所得,这样就可以有效帮助理解,促进认识。3.“生活阅读”进课堂这里所讲的生活信息指的是书籍、报刊以外的图文信息,如黑板报、宣传栏、广告、指示牌等。这些信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有用性。通过阅读可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紧贴时代脉搏和社会生活。老师可以合理选择、裁剪,把一些信息引入课堂,以引起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和采集周边信息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开展学生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