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的比较[图文]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的比较 区别可以通过定义看出来: 传热系数(维护结构特性)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法律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 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 1 度(K,℃),1 小时内通过 1 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 K 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材料特性)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 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 1 度(K,℃),在 1 小时内,通过 1 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 K 可用℃代替)。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 0.05 瓦/米•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传热系数 thermal conductivity 又称传热总系数,是传热过程方程式中的一个比例系数,表示固体壁两边的流体间传热的数值。传热现象将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种基本方式一并考虑。传热系数其值是当两边流体间的温度差为 1℃时,在单位时间(1 小时)内,每单位壁面(1m2)所通过的热量(kJ),单位为 kJ/(m2.h·K)。传热系数愈大,传热效率愈高。 问题:什么是热传导?热传导是什么意思? 热传导: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这个过程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三种(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方式之一。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让一块热的铁块和一块冷的铁块接触,热的铁块会逐渐变冷,冷的铁块会逐渐变热,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为止,这是热传导的原故。各种物质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一般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玻璃、木材、棉毛制品、羽毛、毛皮以及液体和气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石棉的热传导性能极差,常作为绝热材料。 热传导只在两种物体相接触并且有温度差时才能进行。 热对流:热传递三种方式(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之一。依靠流体(液体、气体)体身流动而实现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简称对流。对流可分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自然对流往往自然发生,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强迫对流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对流体搅拌而形成的。例如冬天室内取暖设备是靠室内空气自然对流来传热的。暖气放在窗下,热空气向上,冷空气向下,形热对流,使室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