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酝酿中的变革

一酝酿中的变革一酝酿中的变革一酝酿中的变革一酝酿中的变革一酝酿中的变革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别割占和强迫租借地区势力范围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山东俄国强迫租借旅顺大连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迫租借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英国新界和威海卫长江流域、云南、广东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 19 世纪末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97 年创办的苏经缫丝厂1898 年创办的阜丰面粉厂1896 年创办的苏纶纱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一、大势所趋1. 国际形势: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的潮流。2. 社会基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 经济基础: 19 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4. 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5.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3. 早期维新思想 产生 人物 主张 评价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在对洋务运动的怀疑和思考中,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一批早期的维新思想家。 对后来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 康梁等维新思想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代表著作思想特点康有为君主立宪 托古改制 《新学伪经考》 《孔 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图存兴民权 《变法通议》 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翻译《天演论》 和《原富》 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康有为,广东省南海人,出身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青年时游历香港、上海,深感“西人治国有法度”,于是大量阅读西方书籍,逐渐产生了向西方学习、变法救国的思想。康有为( 1858-1927 ) 书中康有为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把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六经都是孔子所作。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 法者天下之公器, 变者天下之公理”。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维新派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时间: 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