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需要相适应的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和途径 广西区气象局谢章萍二 OO 六年六月二十日2006 年全国气象软科学“气象人才与教育培训”学术研讨会前言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把中国气象事业定位于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与这一战略相对应,我们需要建设一支能够实现该战略规划的高素质的气象人才队伍。当今世界国家间、组织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支撑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气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而气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才能培养出、留得住高素质的人才。 气象事业与其他的行业相比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这就决定了气象事业的发展战略的特殊性,进而决定了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在有着相关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共性之外还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规律和途径。一、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 1.1 专业性强 气象科学技术在 20 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 20 世纪中期形成的经典气候学理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全球气候系统的概念取代了经典的“气候”概念,即气候变化不再单单是大气内部的动力变化过程 , 而是受到来自于气候系统外部的动力、热力等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对应,气象科学技术在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和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探测系统和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开发,建立起了以数值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天气、气候的预警、预报、预测和预估系统 , 这是当今世界气象预报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受气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社会分工日益精细趋势的影响,我们的气象专业技术也日益朝更加精细化的领域发展,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支具备更高专业素养的气象人才队伍。一、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 1.2 需要高科技支撑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战略目标。以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为主的探测体系的建立,能够比较全面地获取气候系统信息。这些新的技术观测平台的使用对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的气象专业人才必须熟练掌握新技术观测平台的相关维护和应用技术 , 才能将新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至。 1.3 服务性强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了气象部门“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这一战略突出了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