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生读《白洋淀纪事》读后感

小学生读《白洋淀纪事》读后感_第1页
1/1
小学生读《白洋淀纪事》读后感“微风翦翦动新荷,雪鲙银鳞入市多。十里烟堤翻柳浪,数家茅屋挂鱼蓑。”——这便是风景如画的白洋淀水乡。白洋淀人民日子过得怡然自得,在院里门前,还要留下一块空地,用来碾苇和编苇。好一派如诗如歌、漂亮自由的风光啊!然而,七七事变后不久,敌人的铁蹄就踏进了白洋淀。敌人人在白洋淀修起炮楼,安上据点,抢光白洋淀人民所有的粮食和人民赖以活命的苇,杀了鹅鸭和鱼鹰,白洋淀的人民无以为生,于是奋起抵抗。白洋淀处处都唱响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之歌。虽然《白洋淀纪事》的背景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书中没有正面呈现断壁残垣、哀鸿遍野的战争景象,也没有刻意塑造英雄人物与典型,而是更多地刻画了平凡的农民与村干部的互助互利,打仗的青年对家乡白洋淀的思恋。即使写到战斗的场景,也过滤了血腥和惨烈,比如说《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里的老头子,“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根据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兴奋也使别人兴奋的事情”,自己设计陷阱来打鬼子,让“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这样的场面实在有几分滑稽。还有《纪念》中,纪同志一边与敌人打仗,还一边和小鸭聊天……孙犁通过对战争年代的白洋淀人民生活和战斗事迹的描写,体现出他们捍卫家乡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他们对安宁生活的期冀与向往。夜晚的白洋淀,清风缓缓吹过,苇草随风摆动,苇塘里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老人拨动竹篙,撑着小船飘忽远去……在战争乌云笼罩下的白洋淀,有纯朴的人民和无畏的英雄,更有无数战士为了保卫这片热土而前赴后继地走上战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生读《白洋淀纪事》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