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学习了张庆仁的 岗次动态管理体系 ,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我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不能照搬任何一套管理体系,也许在管理界极力推崇的管理体系并不适合我们,我们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汲取精华,制造出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办法。就像是穿衣服,那些穿在别人身上迷人美丽的衣服,也许穿在自己身上并不合适。一、在工作上首先要有竞争对手。假如你认为你干的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而且不想再干下去时,只要有另一个人在你旁边和你干同样的工作,你的工作兴趣会马上提起来,你就会有意无意的要和他一决高下。这一点开车的朋友可能体会深一些,当你不紧不慢行驶的时候,后边突然追上来另一辆车和你并驾齐驱,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超过他。在我们公司很多岗位没有竞争,员工的潜能激发不出来,或者说有竞争,但却不是工作上的竞争,是私下里某种关系的竞争,这种现象更会打击员工工作的热情。当然,车工和打字员之间的竞争比起两个车工之间的竞争要弱的多,所以车工要有车工的竞争对手,打字员要有打字员的竞争对手。有些员工刚到某一岗位时,工作的热情非常高,但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工作做的好与不好都无从表现,工作热情逐渐消退。比如让你一个人去跑步,你可能懒得去,这时假如你的朋友来邀请你一起去跑步,你不仅会去跑还要比比谁跑得快。所以工作上有竞争对手、有比较的对象,才能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己,其实竞争对手也是相互学习的对象,通过比较可以快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在工作中的缺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二、压力能够激发动力。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一种观念,认为市场压力是高层领导和营销人员所承担的,其他员工有没有市场压力都无所谓,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的存在不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市“”“场就是我们的 战场 ,虽然不是所有员工都像高层领导和营销人员一样直接参加到 战斗”中 ,但是这些大部分的员工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强有力的后盾。假如没有产品我们还推销什么?假如产品没有质量保证我们怎么理直气壮?后勤管理不到位怎么保证前线工作顺利进行?······企业经营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都是相辅相成的,众心齐聚、众力齐发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进展。三、没有成长就没有进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员工素养的竞争,员工素养不提高,企业进展无从谈起。建立促进员工自我成长的激励机制,是我们公司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我想谈一点个人看法,目前我公司对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