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教学中渗透文史知识案例探究摘要:工程力学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力学教学中融入文史素材案例,不仅能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工程科学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关键词:工程力学;文史知识;学习兴趣一、引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进展,要求大学教育树立素养教育的观念,从偏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视能力素养培育上来。《工程力学》是大学工科类专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育学生应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结构力学、弹性力学、钢结构等后继课程的理论基础。在 2024 年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中,《工程力学》是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大学生本科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程知识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弱,特别是学生欠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弱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力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自然科学是从力学开始的[1],力学讨论成果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进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进展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素材。假如能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相关知识点,介绍杰出科学家人生奋斗的历程,穿插有趣、在益的文史知识案例,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将执着追求、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输给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我校《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用一些代表性的典型力学文史知识案例,将知识传授与人文素养培育渗透融合,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中国古代力学成果介绍和魁北克大桥垮塌事故为例说明。二、引古论今,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三、以史为鉴,培育学生工程科学素养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公式定理的推导,更要通过习题练习培育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引用一些典型工程案例,可进行学生工程科学素养培育。例如,可引用著名的加拿大魁北克大桥(QuebecBridge)垮塌事故案例。1900 年,魁北克大桥开始修建,横贯加拿大圣劳伦斯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主设计师库帕(TheodoreCooper)为了节约成本,没有经过细致验算,轻率延长了大桥主跨的长度,由 500 米增长到了 600 米。1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