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农超对接”模式作为调研主题,是因为队员均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进展具有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更能激发讨论的积极性,团队探讨时常常能迸发出创新的想法和思路,推动了调查的顺利进行。以前遇到难以着手的事情我都不轻易尝试,除了缺乏自信外,更是不擅于借助外界帮助的表现。在申请立项的时候,学校是要求上交调查单位接收证明的,当时我们都认为这对于通讯比较落后的农村调研地点来说几乎不可能办到,但是我们做了各种努力坚持了下来,最后终于顺利立项校级。不管任何事情,只要同意尝试,总能找到出路的,但假如一开始就被吓退,那便是放弃让自己成长的机会,有时会是一生的遗憾。我们队伍确定了广州番禺、阳西、清远三个调查地点,在考虑调研效果、人力财力各种可行性之后,我们决定分组进行调研,每个地点选定小组长组织队员开展调研,事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保证了调研的顺利进行。而我则去了番禺、阳西两个地点,收获了两段宝贵的行程。番禺悦佳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给我很大的震撼,特别是它的管理,从生产、加工到销售,都十分科学先进,合作社的社长常常到国内外各地参加水果展览以及水果种植技术沟通会,引进来的同时也走出去,提高了水果的质量,也开拓了销路。在阳西的上洋华龙西瓜荔枝专业合作社也有相同的感受,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并保证销路,使农户不断增收,合作社与农户之间也是双赢。不管在哪个地点,农民们总是十分热情地接受我们的调研,我能很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希望我们大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的热切。此行更加坚定了我在日后要为“三农”做更多贡献的决心,三下乡之行,点点滴滴,铭记在心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