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原则心理治疗的原则 不论进行何种心理治疗,治疗者均应遵守以下的原则: 1.信任原则 这是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条件。患者对医生要有信任感。在此基础上,患者才能不断接受医生提供的各种信息,逐步建立治疗动机,并能无保留地吐露个人心理问题的细节,为医生的准确诊断及设计、修正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医生向患者提出的各种治疗要求也能得到遵守和仔细执行。另一方面,也要求医生自始至终对患者保持尊重、同情、关怀、支持的态度,密切与患者的联系,积极主动地与其建立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其主要责任在医生方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是检验一个心理治疗医生是否称职的重要条件。 2.保密原则 心理治疗往往涉及患者的各种隐私。为保证材料的真实,保证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指导,同时也为了维护心理治疗本身的声誉及权威性,必须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坚持保密原则。医生不得将患者的具体材料公布于众。即使在学术沟通中不得不详细介绍患者的材料时,也应隐去其真实姓名。 3.计划原则 实施某种心理治疗之前,应根据详细收集到的有关患者的具体资料,事先设计治疗程序,包括手段、时间、作业、疗程、目标等,并预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准备实行的对策。在治疗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种变化,形成完整的病案资料。 4.针对性原则 虽然许多心理治疗的方法适用范围不像某些药物和手术治疗那么严格,但有一定的适应证,特别是行为疗法。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纳心理治疗及采纳何种方法时,应根据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医生本人熟练程度、设备条件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针对性是取得疗效的必要保证。 5.综合原则 人类疾病是各种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在决定对某一疾病采纳某一治疗方法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利用其他各种可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对高血压、癌症等疾病进行心理或行为治疗,应不排除一定的药物或理疗。此外。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综合使用,也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疗效。 6.灵活原则 从某种现象上说,心理现象比生物现象更具复杂性。患者的心理活动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不但不同患者之间心理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规律也往往难以预测。所以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心身变化过程,不放过任何一点新的线索,随时准根据新的需要变更治疗程序。此外,也要注意各种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对治疗过程的影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