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仪器研发进入了新阶段摘要本文简要地论述了进展科学仪器的重要性,并简略点评了本期专辑中收录的部分文章。关键词分析仪器;创新;仪器研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经指出:“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科学仪器是尖端测量科学的基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R.R.Ernst 指出:“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进展。”科学仪器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工具。从一百多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颁授结果来看,约有三分之一是颁布给那些在进展科学仪器或测量方法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可见,我国要成为科研强国,就一定要进展科学仪器事业,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的先进科学仪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既是先导又是重要条件支撑。近年来,为了推动我国科学仪器的快速进展,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都设立了专项基金给予重点资助。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迈入“十二五”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时期,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别设立了专项资金,大幅度加大投入,构建符合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内在规律需求的管理体系。为配合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事业进展,《分析化学》编辑部与从事仪器研发的专家通力合作,精心组稿,编辑了这期以"新仪器,新方法,新应用"为主题的仪器专辑,国内在分析仪器这个领域的最新讨论进展。本辑收录的 19 篇论文,内容涵盖了电化学与传感器、分子光谱、原子光谱、质谱、离子淌度谱、色谱、微流控和热分析等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也体现了分析仪器进展的智能化、多功能化、小型化、原位和在线分析等多样化趋势。涉及质谱技术的论文数量最多,这显示出质谱的迅猛进展趋势[1~8]。如丁传凡等[1]设计的用于离子光学系统可以有效拓展二次离子质谱中一次离子的种类和范围,在未来质谱仪中有宽阔的应用前景;沈学静等[5]描述的脉冲熔融-TOF 技术,实现了同时测定金属材料中氧、氮、氢、氩4 种气体元素的突破;李海洋等[2]引入的新型单光子和光电子复合电离源技术,可用于在线质谱,监测和分析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另外还有多篇是关于离子源的开发及其在质谱或其它领域的应用,如,李建平等设计的样品离化和离子注入一步完成的面-网结构表面离化源,可用于表面离化离子迁移率谱仪[8];翟利华等研制的管状热腔离子源,与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