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筛选出高抗小麦“黄疸病的新基因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不久前从小麦优势品种中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新基因,为抗击小麦条锈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武器”。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 3 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 30%以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小麦条锈病在我国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上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我国曾几次大面积暴发小麦条锈病,引起小麦的大面积减产。在国家“863”、“973”等科技计划的资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讨论所张增艳、辛志勇讨论员率领的课题组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讨论所徐世昌讨论员课题组合作,对 102 份引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人工合成小麦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筛选。经过近 4 年的讨论和试验,筛选出对小麦条锈病致病“祸首”——高致病真菌具有高度抗病能力的人工合成小麦新种质(C1108),发现其含有一个抗条锈病新基因,并利用分子标记对该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防治小麦条锈病耗资巨大。由于小麦条锈病菌专化性强、变异快,致使以往利用的大多数主效抗锈基因相继失效,仅有少数几个基因对条锈病菌表现出免疫性或高度抗性。因此,引进、筛选、鉴定和利用新的抗条锈病基因,对于培育持久抗病小麦新品种非常重要。专家认为,新种质及其新基因的发现,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了新抗源,对拓宽小麦晶种抗性遗传多样性、增加抗病品种使用寿命、培育持久抗病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氢动力客车成本降低 1/3用“燃料电池+氢气罐”替换掉传统汽车中的“内燃机+油箱”,由上海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神力一号”,近日在沪亮相。再过几个月,这辆完全零排放的氢动力汽车,将以样车的身份交付给意大利拉齐奥地区公交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台出口海外的燃料电池整车。蓝色的车身,宽敞的车厢,“神力一号”从外观到内饰都与现在的公交车没什么两样,各项动力性能几乎可与燃油客车相媲美:最高时速达到95 公里,只需短短 18 秒就能加速至 50 公里/小时,加氢一次够跑 300 公里以上,车厢内噪音保持在 65 分贝以下——所有这些,都有赖于一个吸入氢气、吐出纯水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作为这颗氢动力“心脏”的研发和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