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人书情结但我不能不告诉你,我爱小人书。我的理直气壮是因为我无可奈何,谁让我的精神世界是小人书构建的。在我出生的 1963 年,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而第二届评奖的1981 年,正是我完成启蒙步入大学校園的时候。我的精神家園的建立竟然如此准确地与小人书暗合着。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同样匮乏的年代,小人书像一盏油灯,以微弱之光驱散我们眼前的黑暗。我买的第一本小人书是《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小时候,间或考试考得比较好了,父母开恩赏赐两毛钱,我就带着这笔“巨款”一路飞奔到新华书店:“阿姨,把这本给我看看,那本也给我看看……好,这些我全要了。”那感觉,就好比现在开着奔驰去找潘石屹说,这栋楼你别卖了,我都要了。也有时候,母亲带着我到新华书店,眼前分明摆着 8 本新的连环画,她却下令只许选两本。于是,暗暗在心里宣誓:“等到有一天我挣钱了,出一本买一本!”所以,这些得来不易的连环画被我翻了不知多少遍,有的翻得页卷皮落,但都好好地存在父亲给我的那些装过手榴弹的箱子里。小人书造就了这么一代人他们揣着支离破裂的,向往着灿烂辉煌的未来,装着化解不开的英雄情结,朝着一个大致确定的方向,上路了。长沙西汉马王堆出土了我国最早的连环画。等轮到我看上连环画时,已经是 20 世纪 70 年代了。这一看就是 30 年。其间,画画扔下了,音乐扔下了,英语扔下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精神领地让连环画一枝独秀,说它是精神食粮毫不夸张。“他们的青春岁月曾以连环画为启蒙,以连环画为慰藉。重览这些当年的画页,昨日重现的冲击将催醒沉睡的记忆,当年的味道也许就在怀旧的气氛中被带进阳光灿烂的日子温暖人心。通过这些,儿时的伙伴、冒险的经历、奇妙的幻想和青春期的冲动会重新降临我们的心灵。”“记忆之美的醉人芬芳大概莫过于此吧。”这是“连友”宋强,马安。李明的说法。这是极准确的一种说法。连环画亦有多种分法。我更钟情的是电影连环画。我收集的电影连环画有将近 3000 本,据我了解,这一类连环画全中国可能就我收集得最多。我专门定做了玻璃罩,把连环画放在里面,防蛀防潮。我竟然可以把电影连环画看得动起来,看着画面,演员说台词的声音就在我耳边音乐就在我脑海里走,我翻一遍就等于看一遍电影。【摘自崔永元《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