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日战争史研究与中国社会进步

抗日战争史研究与中国社会进步_第1页
1/5
抗日战争史研究与中国社会进步_第2页
2/5
抗日战争史研究与中国社会进步_第3页
3/5
抗日战争史讨论与中国社会进步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70 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教授。请他谈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抗日战争史讨论的新进展。何理教授指出.通过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学术讨论的环境日渐宽松。国内外沟通日益增多。社会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抗日战争史讨论从单方面介绍共产党敌后抗战和党内路线斗争到基本形成全新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讨论的学术格局。其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走上抗日战争史讨论之路至于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明显,当时受政治环境影响太大了,主要是两点: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共两党还处在敌对状态,我们当时的方针是要“解放台湾”。因此,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阵线分明,就好讲。抗日战争时期国共既合作又斗争,就不好讲。当时十分强调历史为政治服务,你肯定不能为国民党讲好话,对吧二是受到“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我刚入学就碰到了反右派运动,此后政治运动不断,“阶级斗争为纲”,什么事都是“斗”字当头,历史讨论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影响也很大,当时就讲抗日战争时期党内存在两条路线的斗争。结果全国抗战变成了“半边”抗战,正面战场没有了,国共合作没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变成了只有斗争、没有联合的空洞口号,军事斗争的主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磨擦”作战,而不是对日军的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奠定抗日战争史讨论的基本格局当时,中央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对推动抗日战争史讨论,特别是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讨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5 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40 周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对抗日战争馆的陈列进行了改版,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全貌,对国民政府和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这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性的社会效应。但是不久,中央有关主管领导同志对此进行了批判。我们还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对这种思想观点进行清理。因为讨论抗战史的人大部分持有同样观点,当然这件事很快不了了之。1985 年 9 月 3日,彭真代表党中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40 周年大会上讲话,对国共合作抗日作了明确的表述,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并再次提出了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设想。这可以说给国共合作抗日定了调子。革命军事博物馆郭雄等编写了一本小册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差不多也在这个时候公开发表,这是国内学术界第一次公开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日战争史研究与中国社会进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