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藻抒华打开文本图片集在尚武之风盛行的清代宮廷,帝王的文化艺术生活还是相当丰富的。清朝帝王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视对于汉文化的学习,勤于攻读传统典籍,或热衷诗书文章的琢磨与创作,对于堪称汉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更是尤为喜爱,因此,清代多位帝王都有着相当深厚的书法造诣。尤其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对于董其昌、赵孟頫等历代书画家的推崇与学习,给当时宮廷和社会的书画风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内廷书斋陈设十分讲究,制作精致。康、雍、乾时期承袭旧制,并不断创新,文房清玩形式种类多样。除地方织造承办年例贡品外,内廷造办处各作坊制作有大量的陈设文房清玩,如笔筒、笔架、臂搁、水丞、镇尺、墨床、笔洗、砚台、镇纸以及便于外出使用的旅行用文具箱等,都是内廷重要的陈设品。笔清代宮廷用笔,一般是由内务府造办处或三织造按内廷样式制作,每年苏州、杭州均有数百支湖笔进贡内廷,如大画笔、小画笔、着色笔、提笔(斗笔)、抓笔等。其笔管材质一般为竹管,也有玉石、玳瑁、象牙、漆、木质等,并注重装饰,有雕云龙、龙凤、蝠寿、花卉纹等者,有笔管题“天子万年”“万国宋朝”“经天纬地”“云汉为章”等者,内涵寓意丰富。笔毫以免毫为主,或也有兼毫、狼毫、貂毫、鬃毫、点翠毫等,其形式有葫芦、笋尖、兰花蕊等式,以“尖、齐、圆、健”为美。内廷日常用笔所需数量可观,一年四季按季节选用不同材质的毛笔。以浙江湖州作为宮廷御用笔的主要产地。明清时期制笔工艺达到高峰,每年地方例贡文房用具中均以湖笔数量为最多。清黑漆描金百寿字羊毫提斗笔(图 1)此笔由竹、漆、羊毫制成;全长 30、毫长 7.8、囊径 3.7 厘米。笔身通体施以墨漆地,其上描金写有各体寿字,杆端绘描金回纹及花卉图案,杆与羊毫连接处加以描金金属圈。此笔做工精细,纹饰华美,此笔制于清代中期,为清中期宮廷文房用具当中的精品。清象牙管万国来朝紫毫笔(图 2)此笔制于乾隆时期。长约 24、径 0.8、杆长 15.9、帽长 8.1 厘米。笔杆、笔帽均为象牙雕刻制成,笔尖以名贵的山兔背毛紫毫精制。笔杆上部阴刻有“万国来朝”楷书字样,字内填以金色。为众属国纷纷来朝贺君主之意。笔管纳毫为紫毫,毫短而出峰,毫色黑紫,富有光泽,外毫缚以点翠,亮丽美观,有画龙点睛之妙。此笔一套三支,此为其中之一,另两支分別刻有“万寿万福”和“万福攸同”字样。清紫檀嵌玉鬃毫大抓笔(图 3)此笔制作于乾隆时期,由紫檀、玉、鬃毫制成。全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