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反思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反思_第1页
1/2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反思_第2页
2/2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反思——对常规教学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曾经在某中学听过一位语文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内容是《愚公移山》,据说在省里获得了优质课奖。课堂教学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多媒体屏幕播放《愚公移山》歌曲,导入新课;老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学生完成多媒体出示的相关练习;再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最后出示徐悲鸿的名作《愚公移山》,让学生口头描述画面内容。一节课老师又是让学生欣赏音乐,又是让学生鉴赏名画,并且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跟着应接不暇。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其乐融融,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互动相得益彰。乍一看,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展示了老师深厚的教学能力,真可谓是一堂好课!细一琢磨,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这到底算是语文课,还是音乐课,抑或是美术鉴赏课?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也许有人会说,语文课所包含的内容当然十分广泛了,触及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了各个学科,这才是大语文课堂!可既然这么一说,那么作为语文这一科目是否还有单独设立出来的必要?那干脆让音乐课、美术课或者其他随便的什么科目代替它算了。可事实是,语文单独设立科目的历史渊源而流长。既然它作为单独的科目立出来了,就应该有它固有的特色,不同于其他任何科目的独特的本色!就应该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内容及方法,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而不应该把语文课堂搞得不伦不类,使学生一头雾水,在语文学习中茫然无措。这样的语文课堂对学生有何益处?不管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育及训练,让学生真正能够熟练地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而提升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它的工具性特征,在课堂上多渠道地下大力气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育,突出语文课的特色。这才是我们语文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至于那些优美的歌曲、经典的画作,还是留给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