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管理体制下外语教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摘要:本文分析了外语课程教务的特征、外语课程教务管理的现状,探讨外语教务管理改革与创新对策:尊重外语老师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在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实行相对松散的课程管理模式;根据外语教学的特点,对授课地点和时间进行人工排课,使之符合语言学习和进展的规律;针对外语四个方面的技能的课程作不同的备课要求,充分展示课程的特色和亮点;采纳适合外语课程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关键词:外语;教务管理;改革;创新一、外语教务管理现状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育目标和专业结构的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讨论和改革,这必定推动教务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日常事务管理、学籍管理、老师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是教学工作的监督,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中枢。高校外语教务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公共基础的大学英语课程管理和外语专业课程管理两个部分。它不仅要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还应进一步探究课程设置合理性,教材选择的适用性,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目前,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我校教学管理执行四学期制,即将每学年春、秋两个大学期分别一分为二,实行每学年四个(春、夏、秋、冬)小学期的学校教育制度。每个小学期长度为 11 周,包括十周的教育教学工作时间和一周的考试时间。该模式实行每学期的周数相同,规律性强,便于管理。此外,一节课的授课时间由原来的 45 分钟缩短至 40 分钟,上午由原来的 4 节课变成 5 节课,下午和晚上分别由原来的 3 节课变成 4 节课。这有利于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合理安排时间。二、外语课程教学的特征1.老师和学生的个性特征高校外语老师比较容易接受国外的思想,注重学生的个性和自我能力的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对象是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相对低;外语专业的学生思想相对开放,但较缺乏理性思考和纪律约束。这些都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2.外语课程授课时间和地点的特定性外语专业的特点使其授课形式相对特别。如培训听力技能的课程,需要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口语课程需要在活动室里进行,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培育学生同传能力的实践课,则需要在特定的同声传译实验室里进行;此外,大学英语课堂里分组活动、演讲演示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