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自学指导书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是一门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学科,主要介绍水文学的基本知识、水文计算和水利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水文计算和水利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为将来从事水利水电规划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文频率计算及水文相关分析等水文统计基本知识,掌握设计年径流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小流域推求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掌握兴利调节计算、防洪调节计算、水能计算的原理与计算方法。二、自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① 几个基本概念:水体、水文、水资源、水文学、工程水文学;②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③ 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阶段的主要任务。思考题:1、水文计算与水利计算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2、本课程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第二章水循环及径流形成第一节水循环及水量平衡主要内容:① 水循环、大循环和小循环;② 地球水量平衡方程;③ 流域水量平衡方程。第二节河流与流域主要内容:① 河流分段、长度、弯曲系数、河网密度;② 水系干、支流及水系形态;③ 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第三节降水、蒸发、下渗主要内容:① 流域平均降水量计算;② 水面蒸发量、陆面蒸发计算;下渗率、下渗能力。第四节径流与径流形成过程主要内容:① 径流的表示方法;影响径流的因素② 径流形成过程。本章重点:1、水量平衡方程、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水面蒸发量计算;2、流域平均降水量计算;3、径流的表示方法;影响径流的因素、径流形成过程。基本要求:掌握水量平衡方程、影响径流的因素、径流的表示方法及计算、由洪水过程求径流总量和径流深思考题:1、何谓自然界的水循环?产生水循环的原因是什么?2、何谓水量平衡原理?3、影响径流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径流的?计算题:1、径流的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2、由洪水过程求径流总量和径流深;第三章水文测验与水文资料收集第一节水文测站主要内容:水文测站的任务,水文站的设立。第二节水位观测主要内容:水位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日平均水位计算。第三节流量测验主要内容:断面测量:起点距,水深。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