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行绩效预算管理

实行绩效预算管理_第1页
1/7
实行绩效预算管理_第2页
2/7
实行绩效预算管理_第3页
3/7
实行绩效预算管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发达国家在宏观经济失衡和持续的财政压力背景下,纷纷开始反思传统预算管理制度,并主导了一场世界预算改革浪潮。为促动良好的公共治理与提升财政透明度,解决预算管理中总量控制与支出效益两大核心课题,他们采用了以产出预算替代投入预算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这种理念中,人们日益重视支出绩效并进而改进公共部门的运行效率。“规划—计划—预算”“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是这个产出导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绩效预算,它集中反映了产出预算的理念,在各种产出预算模式中居于核心地位。一、绩效预算的定义和内容对绩效预算的定义能够追溯到 1950 年美国总统预算办公室的定义:“绩效预算是这样一种预算,它阐述请求拨款是为了达到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实际上所谓绩效预算,就是以项目的绩效或效益为目的,以成本为基础而编制的预算。绩效预算要求政府的每笔支出必须符合绩、预算、效三要素的要求。“绩”:指请求财政拨款是为了达到某一具体目标或计划,即业绩指标。这些目标理应尽量量化或者指标化,以便编制预算,并考核效果“预算”:指完成业绩所需的拨款额,或公共劳务成本。它包括人员工资和各种费用在内的全部成本(办公用房通常不计入成本)。凡是能够量化的,政府都理应计算并公布标准成本。对于那些无法量化的支出,能够用以下两种办法来确定成本:第一种,通过政府公开招标方式(政府采购)来定价。第二种,只能由某一部门提供的公共劳务(如行政管理部门的经费),这部分成本计算最困难。在日本,其成本通过由财政部规定的“标准财政支出”来确定,标准财政支出是指各地方政府提供“合理水平的行政服务”所需的支出;而在美国,政府公布各项“业绩指数”。“效”:指业绩的考核包括量和质两个标准。绩效预算产生于政府各部门分配预算指标之中,作用在于解决各单位该得到多少拨款才合理是实物量与资金供给量相匹配的预算,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有效手段。通常,对于绩效的考核由审计部门或委托社会公证机构来实行,财政部门根据考核结果拨款。二、推行绩效预算的必要性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财政运行状况不佳,反映出了预算管理制度的缺陷。它同样无力对支出机构的需求施加必要的控制以及对支出效果实行考核。我国的现行预算体制以及财政支出效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行绩效预算管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