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以下这一篇杂志编辑员的辞职,仅供大家前来浏览。 第三,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有很多不适,所以我觉得可能自己不能适应这个环境。这是我辞职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国周刊杂志社领导: 您好! 因本人的追求和新闻理念,与《中国周刊》秉承的目标发生较激烈冲突、分歧,导致本人和《中国周刊》的内容趋向,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经过自己的仔细思考和再三权衡,现决定,向单位领导提出辞职申请。 第四,编辑手段过于简单、缺少专业编辑精神和专业水平。我曾做过两个实验,我把咱们编辑编好的稿子和我写的底稿发给南风窗、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的几位编辑。之后,他们编辑好后回传给我,对比之后我发现,这些编辑有专业的编辑功底、对记者稿子做了非常完美的包装和处理。而相比之下,我们的编辑的手段似乎只限于删减内容、组合……段落 我希望在我提交这份辞呈的时候,在未离开岗位之前,是我的工作请主管尽管分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职,做好应该做的事。另外,希望主管不要挽留我,其实,离开是很舍不得,原因自不用说明。但是既已决定,挽留会让我最终离开的时候更为难。谢谢!最后,希望公司的业绩一如既往一路飙升!主管及各位同仁工作顺利! 根据合同约定,员工应当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出,在此本人特根据合同约定提出申“”请。假如单位可以容忍我的 失约 行为,并且认为我的离去确实没有给单位造成损失,也“希望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批准我的申请。此外,以下几点想法,权作 人之将”走 的肺腑。 第一,我认为《中国周刊》目前的管理团队,缺乏统一的新闻理念,没有成熟的新闻推断程序,甚至缺少明确的新闻理念植入方式。 第二,作为曾被外界一致看好,能够继承南方报系新闻理念衣钵的传媒,中国周刊目前却在目前强大的政治环境压力下,没有找到应该有的智慧。目前管理团队有太多的焦虑和妥协,唯独缺少南方报系在大难临头时的隐忍和躲闪技巧。 “”第三,所谓 泛财经 的内容要求,除了管理团队外,大多记者根本无法全面理解其内容。傍徨、不安和无所适从,现在是记者们最明显的感觉和心理状态。因为这个口号太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我参加税务已经两年了。两年时间,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成长成一名略懂税收业务的税务干部。衷心感谢领导们对我的关怀、教育和栽培,同志们对我的指导、帮助和爱护。两年税务职业生涯使我深刻领悟到税收的艰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