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前期讨论的思路与方法摘要:文章针对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自顶向底和自底向顶的讨论思路,采纳文献分析、专家对话、对比分析、问卷调查、领导对话和参观考察等六种讨论方法进行前期讨论,为科学制定校园信息化进展规划奠定了基础。一、引言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一直作为高校专项规划备受重视。信息化规划在整个大学办学规划当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地位。[1]高校既是互联网应用的主战场,又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2]信息化与教学、科研以及教育治理的深度融合是“十三五”高校教育信息化进展的主旋律。如何科学编制出既具有前瞻性与先进性,同时又具有现实性与适切性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前期讨论至关重要。二、讨论设计针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启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定位、指导思想与原则;校园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与任务;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与保障措施等,借助软件工程思路,一方面采起自顶向底的讨论思路,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对话的方法,讨论当前教育信息化与技术背景下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应然状态;另一方面采起自底向顶的讨论思路,通过对比分析、问卷调查、领导对话与参观考察等方法,讨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然状态。最终权衡两种范式下的讨论结果,确定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关键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校园信息化规划前期讨论设计模型如图 1 所示。1.自顶向底讨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应然状态通过讨论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最新情况,规划校园信息化建设,是描绘校园信息化建设理想状态的必由之路。因为校园信息化规划在技术层面上深受移动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深刻影响,在应用层面上深受高等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深刻影响。理想的校园信息化,应是运用最新、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能满足高等教育实践新模式的需要。通过自顶向底的讨论思路,采纳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可以高屋建瓴地进行校园信息化规划的理论讨论,构建理想化的校园信息化的功能与定位,保持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前瞻性与先进性。(1)分析文献,从理论上构建校园信息化的应然状态文献分析法是讨论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通过文献讨论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校园信息化的技术与应用的历史,同时还可以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现状与进展趋势。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可以从理论上描绘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应然状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