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游园惊梦念汤君才子才情,“浮躁”归隐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海若士,晚年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所居玉茗堂、清远楼。江西临川人,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享年六十七岁。著有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紫箫记》是《紫钗记》的改本,故历来都除去“紫箫”不计,统称后四本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汤显祖出身于一个中、小地主家庭。他的高祖和祖父都是藏书家。祖父汤懋昭在中年以后笃信道教,父亲汤尚贤却是个“为文高古,进行端方”的儒者。他们对少年时代的汤显祖都有影响。汤显祖十三岁开始学习古文,开蒙业师是徐良傅,以后又与同里的名流帅机、姜鸿绪等结社唱和,从此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他十四岁进学,二十一岁中举,以一孝廉而文名播天下。当时权相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教”。但是汤显祖拒绝这种结纳权势,博取功名的做法,以至他几次春试,都没有考取。直到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汤显祖第五次上京会试,才考中进士。万历十五到十七年(1587~1589),发生全国性的大灾荒,执政申时行竟然对此熟视无睹,直到万历十九年才派私人杨文举到江南经理荒政。杨文举到江南后却又无钱不贪,把地方严重灾情全都放在脑后。万历十九年的闰三月,适值星变,这是封建时代言官弹劾执政者的良好机会,汤显祖遂借此上了一道历史上有名的《论辅臣科臣疏》。这道本章既弹劾了申时行及其爪牙杨文举等人,同时对皇帝的昏聩也以惋惜的方式做了大胆的非议。为此,汤显祖被贬为徐闻县典吏。三年后,汤显祖又升为遂昌县知县。他到任后,就拿这个地方当做了自己政治理想的试验地。他在遂昌五年(1593-1598),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万历二十四年,神宗皇帝朱翊钧借收矿税为名,派矿使税监到处搜刮民间金银。汤显祖在遂昌的政务刚刚就绪,就遇到了这种扰民的事。以沈一贯为代表的大地主集团对开明士大夫的倾陷更是不择手段。在这种黑暗的政治情势下,汤显祖已很难施展个人理想,于是在万历二十六年年初,他决计投劾回家。这一年,汤显祖四十九岁。万历二十九年(1601),沈一贯集团借察政的机会,以“浮躁”罪名把汤显祖追论削籍。自此,汤显祖遂在故乡过着隐居的生活。四梦传情,流芳百世汤显祖的第一个剧本《紫箫记》传奇,是他在未考中进士以前的万历五年至七年之间写的。万历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