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容量仪器的操作,是分析专业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通过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纳分步骤教学的方式,使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效率以及学生法律规范化操作的水平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教学;分析;容量仪器;滴定管主要的容量仪器分为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三大件。这些仪器的使用很重要,操作不当容易使分析结果产生误差,因此正确法律规范地使用这些仪器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及可靠性。在以往的容量仪器使用教学中,往往采纳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就是把三件仪器的使用方法完整地告诉学生,或者将三大件中的一件讲解完以后,学生才开始动手操作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因为操作步骤多、技能点多,学生不容易记住。这样教学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的操作要点,学生只记住了极少数,在今后具体的项目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操作问题频频出现,需要老师不断地纠正,若纠正不及时,学生会养成错误的操作习惯,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若将来带到工作中,后果可想而知,那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实行分步骤教学法来改变这种状况。分步骤教学法就是把某一件仪器的使用方法分解为 N 个操作要点,老师每讲解两三个操作要点,立即让学生动手练习,练习完了以后,再讲解两三个操作要点,学生又立即开始练习,如此循环,直到把一件仪器的操作技能点讲解完学生也练习完为止。三大件都这样练习完了以后,可以结合一个简单的分析项目,以巩固前期教学成果,同时又为以后的分析实验做铺垫,让学生在法律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明白分析的意义以及过程和要求,这样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常规 50 毫升酸式滴定管为例,来说一下分步骤教学的方法(用时 90 分钟)。上课时(在实验室进行)首先介绍一下滴定管的种类,然后进行分步骤教学。步骤一:认识滴定管让学生了解滴定管的规格、最小刻度以及活塞和胶皮圈,同时告诉学生拿滴定管的方法和要求;接下来让学生根据拿取滴定管的要求,从滴定架上拿下滴定管,观察零刻度位置和50 毫升刻度位置及最小刻度值;然后再观察活塞及检查有无胶皮圈,最后让学生把滴定管放回滴定架。步骤二:仪器的洗涤讲解演示一遍以后,让学生根据拿取滴定管的要求拿下滴定管练习,使其掌握洗涤方法。步骤三:活塞的握法讲解及示范滴定管活塞的握法以后,让学生在滴定架上调节好滴定管的高低,每个人都握住活塞,老师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