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摘要:中华文化在其进展演变过程中,儒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主导着中国政治文化进展的方向。它以德起论。有仁义礼智信之言。以研世道,重在治世。人文特征、伦理特征、政治特征和有用特征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固传统政治文化;儒学;和谐社会;现实意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一封建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流漉学说,而其他各家学说或销声匿迹。或被儒家学说吸收与同化,或成为儒家学说的补充。儒家的理论形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演进,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与进展。因此探讨儒学的人文特征、伦理特征、政治特征和有用特征。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儒学的人文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儒学就是人学。孔子提“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并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汉代经学和宋代理学都秉承了“以人为本”的理论特征。我国的民本思想可以上溯到殷周时期。《尚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后,孔子告诫统治者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治民要宽。养民要惠”;荀子提出“平均爱民”、“王者富民”;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唐甄说“国无民,岂有四政”;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无不一一体现了民本思想的内涵。其实质是从政治体制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人手,以君权统治的稳定性为前提,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核心,主张重民、从民、爱民。最终优化封建统治秩序,保持政权的长治久安,也即“君本”。后来。民本思想在进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清代日益彰显出民主思想的意念。唐甄多次提出抑尊格君的具有民主性的主张。“太山之高,非金玉丹青也,皆土也;江河之大,非甘露醴泉也。皆水也;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历代帝王从制度层面进行了猛烈抨击,从根本上触及到了封建制度的本质。闪露出近代民主思想的光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这种熠熠生辉的民主性特征是和谐社会理念中“民主法治”的思想基础。民本与民主尽管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的基石是“主权在君”。后者则是“主权在民”,然而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的焦点都在于民,有着某种传承关系。二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可以说。民主是民本进展到一定阶段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