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讨论毕业论文范文篇一:《谈认知摄影》 摄影通常被认为是捕捉光与影的一门技术,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百分之百的客观。特别是纪实摄影,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着重强调的是事物客观性。但事实上,纪实摄影本身的主观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记录客观来表达主观思想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因此,纪实摄影具有两面性。通过相机,既可以拍到镜头前面的客体,又可以捕捉到取景框后面的摄影师。拍摄客体是其拍摄图像,纪实摄影师通过图像来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画面。然而在纪实摄影师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他的主观情感也被捕捉了下来。所以,一幅照片所表现的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统一。 有人认为,在构图方面,摄影是一门减法,所谓减法是省略掉不必要的东西凸显主体强调主题。但是,摄影的构图并非仅仅用加减就能完全概括。一幅好的片子,是摄影师掌握被拍摄事物的规律,并依据其规律选准角度拍下来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盖楼时有钢筋铁架、吊车、水泥机等,看似凌乱,可是假如一味地做减法,那么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就不够全面。这时就需要摄影师掌握钢筋铁架的建造规律,选准角度进行拍摄,那么拍出来的内容就是构成感强烈的一幅画面。因此,优秀的摄影师必须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摄影能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同摄影的缺失感一样,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联想作品背后不同的故事和画面。它不像其他理工学科一样,把思维限定在某一固定模式下,而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摄影可以通过白平衡、曝光度大小在同一幅画面当中实现不同情感的诠释。假如表达抑郁、阴森,那么曝光时间可以短一点使画面变得黯淡;假如希望表达一种温馨舒适的情感,那么可以用暖色调的白平衡来调整。 作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需要挖掘被拍摄者的潜在表现欲。每个事物都有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欲望,这种欲望就如同刚刚萌发的幼芽迫切需要沐浴阳光那样强烈。或许他们的正面没有冲着镜头,但不代表他们不想把自己展现给这个世界。作为纪实摄影要紧紧地抓住这种表现欲,满足他们,让他们在摄影师制造的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在他们激情四射时,要不断地按快门,记录下每一个瞬间,总有一张片子是精彩的。 摄影更是等待的艺术。美国摄影师杰费恩曾经为了拍自由女神像被闪电击中的瞬间等待了 40 年。英国摄影师保罗戈德斯坦为了拍摄成年花豹嘴叼幼崽行走的罕见画面等待了20 年。卢克佩罗特等待两年拍摄出完美银河系照片。在摄影中不仅仅只有成品的片子才是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