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永安溪绿道驿站设计,通过对驿站分类、等级、设置间距、控制规模、设置标准、交通配置、形象设计等方面的阐述,加深绿道驿站相关设计要求的理解。[关键词] 绿道 驿站 设计绿道建设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进展要求,有利于完善城乡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的提倡下,绿道建设成为国内城乡建设的一种新趋势,珠三角的一些大城市以及青岛、成都等纷纷投入绿道建设的热潮中。驿站作为绿道服务系统主要的布局方式,是各项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作为绿道管理、商业服务、休闲游憩、科普教育、交通换乘和安全保障等相关配套设施的集中设置区,因此,本文旨在阐述其特点和相关设计要求。根据驿站所处的不同地段和环境,驿站可分为市域内的驿站和市区内的驿站。市域内的驿站主要依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进展节点或绿道沿线城镇及较大型村庄安排布点,市区内的驿站主要依托绿道沿线公园、广场、交通枢纽点、商业中心等重要节点进行建设。根据驿站的规模和服务范围,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驿站是根据绿道网整体规划确定的 区域级服务区 ,主要承担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管理和服务中心。二级驿站是绿道沿线城市级服务区,主要承担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服务次中心。三级驿站是绿道沿线社区级服务点,主要提供售卖、休憩、自行车租赁等基础服务设施。参照《仙居县永安溪绿道(城区~白塔)改造》为例,永安溪绿道从仙居县城永安公园西侧开始,到神仙居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结束,全场约 30 公里,共设置 2 个一级驿站,2 个二级驿站、5 个三级驿站,绿道驿站设置间距如下表所示:既要保障绿道驿站的基本服务功能,又得防止建筑规模过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落实对驿站规模的控制,见下表:结合项目考察和永安溪绿道驿站,通过下表细化完善三个等级驿站的各项服务功能:1、驿站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设施,严格控制新建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2、自行车租赁点可包含户外运动用品等设施的租赁。3、在观鸟点、古树古木及珍稀植物观赏点应设置科普及环境保护宣传设施;在历史文化遗迹、纪念地、古村落等处应设置相应的解说设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施。4、主要景点应设置观景平台等设施。5、垃圾收集应纳入绿道附近城区、镇、乡村的垃圾收集系统。“”“”“—”注: ● 表示必须设置, ○ 表示可设,表示不考虑设置。各级驿站均具备交通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