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社交礼仪基础知识一:涉外礼仪内容1.礼仪是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仪表、礼态和言谈举止,能够反映其个人内在素养和修养。2.礼仪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相应的礼仪也就会国内国外有别,企业内外有别。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参加涉外商务,应该重视自己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讲究必要的礼仪修养,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二:基本要求1.外事无小事。企业员工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言行,不仅代表本企业,还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了维护国家形象,遵守外事纪律,应该注意讲话分寸,避开敏感话题。2.热情真诚。讲礼仪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人沟通就要热情真诚,注意眼到、口到、意到。眼到就是凝视别人要友善。讲话时要看对方双眼,中间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要看。不论男女,对客户,不能居高临下的俯视,应该实行平视,必要时仰视。凝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和你相处总的时间长度的1/3 左右。问候时要看,引证对方观点是要看,告辞再见时要看、慰问致意时要看,其他时间可看可不看。口到就是会讲话,会选话题。讲话是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员工受教育程度的体现。讲话要看对象,要看场合,要有规矩。意到就是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既要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又不要畏惧自卑,低三下四,更不要自大狂妄,放肆嚣张。馈赠礼品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气氛,以示诚意。同时要控制礼品价值,重视礼品包装。一般情况下礼品的包装价值不少于礼品价值的 1/3。接受礼品时,应该当场打开包装,欣赏礼品,赞美致谢。3.尊重隐私。尊重隐私就是人们在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刻意回避有关个人收支、年龄大小、恋爱婚姻、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事务等话题。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三:注意事项1.信守承诺。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2.热情有度。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怀他人比关怀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对他人过分关怀,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