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鼓舞学生深化农村,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我校开展的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作为参加三下乡活动的一员,在结束了短短八天的三下乡调研活动后,也确实获益良多。在接下来的调查问卷和问题设计中,我们参考了各省许多讨论“农超对接”的论文和报告,从中抽取出我们需要的问题,结合广东本土的实际,最后成功做出问卷。在李宗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问卷完成的质量也获得了老师的赞扬。由于我们的调查目的地比较分散,我们选择分批去各地调研的形式。最早出发的清远小分队,去英德合众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我没有去到清远调研,但是从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清远这个广东最需要农产品营销模式升级的地区,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农超对接是近似等于零的,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几乎没有,人们以自产自销为主,政府在牵头成立合作社后就基本没有后续帮助,村里缺乏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我们去调研的那个合作社几乎是名存实亡。在缺乏农业大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形成较成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政府的帮助和牵头作用是关键的,政府无作为,农户就更难有所作为。接下来我们去了番禺区悦佳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调研。由于我们联络出现了问题,社长一开始并不清楚我们要来,得知后虽然很忙依旧赶回来。除了调研相关问题外,社长更与我们谈论了关于调研活动的一些自己的见解,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实践基地,社长冯先生从实干家的角度对我们的学习、调研的开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让我们获益匪浅,更鼓舞我们调研活动不能流于表面,要更切实的做出成果。最后作为阳江小分队的一员,我来到了阳西县上洋华龙西瓜荔枝专业合作社。深化农村开展调研活动,语言很重要,很多当地农民都不能熟练的讲普通话,这将给调研带来很大麻烦,幸好我们有队员是阳西人,调研问问题基本用阳西话进行。作为大户牵头的合作社,上洋华龙合作社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生产营销模式。虽然我们只是来开展调研的大学生,农民依旧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了果园,开展调研。当天日照很强烈,同行的女队友都撑起了伞,看着农民们晒得乌黑的皮肤,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从事第一产业劳动者的艰辛,这鼓舞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平常珍惜粮食,更要好好学习,日后帮助国家第一产业实现更好地进展,为广阔农民创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