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犹若孤云独去闲

犹若孤云独去闲_第1页
1/2
犹若孤云独去闲_第2页
2/2
犹若孤云独去闲电影《教父》里有个经典镜头: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坐在椅子上谈论要不要杀一个人,手里逗着一只小猫。那时候的猫还很乖,懂得和人类的关系界限,教父的动作也颇有主宰者气概。但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教父死了,秩序沦丧,人类逐渐沦为了猫奴和铲屎官。在网上,在朋友圈里,那么多人谄媚地晒猫,犹如晒自己的主子。波兰一位电气师和妻子最近还研制出一款所谓的猫的仿制舌头,猫奴们可以套在嘴上,像舌头一样舔舐猫的身体,据说可以给猫带来更强的愉悦感,让它把人当成同类。他们在众筹网站发布了这个项目,共得到 163 人的 3183 美元的支持。某宝的山寨舌头,估量也在路上了。现在人们那么喜爱养宠物,大概和现代社会愈加浓重的孤独感有关,为了排遣这种孤独,于是便做了个魔鬼协议,献出自由甘为猫奴换来内心的治愈。就像小说《华氏 451》里面所寫的,迟早我们会生活在一个四面都是电视墙,随时有喧闹的电视节目、视频通话中的亲人陪着你,没有片刻闲暇的世界。毕竟,能够接受孤独的只有很少数的人。比如在美国俄勒冈大学里,有一对夫妻,威廉·布莱德肖和克里斯蒂娜·霍萨普菲尔,两个人是学进化论生物学的,从 1971 年就开始讨论蚊子——包括每年夏天我们都能看到的普通蚊子和许多罕见的蚊子品种。全世界 99%的人类可能都不认识他们,也不懂得他们讨论的内容(我当然也不懂),可是他们还是坚持干了三四十年。在同济大学校友于海洋的邻居看来,这应该同样是没出息的事情。5月中旬,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开 70 周年庆祝大会,于海洋谈到自己当初决定报哲学专业时,“同学和邻居家的大妈们都在嘲笑我:好端端的一个孩子读文科,还去读哲学,将来怎么可能找得到工作?”他们其实也并无恶意,所说的也有其道理,只是视野太过狭窄。我们每个人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邻居、同学,甚至我们自己也许就是这样的人——在这类人眼里,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应该指向也只能指向工作的好坏。而好坏的标准,一个是热门程度,一个是收入高低。“大家可能比较喜爱就业面宽的专业,就像很多人从事经济金融一样。”北大古生物学毕业生刘乐如是说道。北大古生物学这两年火得有点尴尬——从 2024 年创立至今,每年都只有一个毕业生,到现在已经是“六代单传”。今年的毕业生叫安永睿,他关于“鱼龙”的毕业论文最终在美国一家权威期刊发表。这个专业看似是以绝迹的生物为讨论对象,但这类讨论,包括讨论蚊子的那些科学家,最终指向的都是人类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犹若孤云独去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