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岱舆是明末清初的回族汉文译著家和经学教育家。在中国伊斯兰教由衰微走向进一步进展之际。王岱舆开始著书立说,实现他以儒解经、伊儒相通,立志发扬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使命。王岱舆针对中国伊斯兰教的进展现状,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经学教育思想。本文主要围绕宗教教育思想、人性教育思想,以及慎修教育思想。对王岱舆的经学教育思想进行了述评。关键词:王岱舆;汉文译著;经学教育思想王岱舆是明末清初的回族汉文译著家和经学教育家,他自幼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经典,正如“他所说: 自予幼时,未习儒者之学。及乎成立,粗能识字,亦不过来往书记而已。至于壮盛,自惭庸鄙,始阅性理、史鉴之书,旁及百家诸子,稍通大义,觉其仪乖道异,各相”抵牾,揆之清真,悬殊霄壤。不自揣度,谬欲立言明厥至理。 由此看来,王岱舆在 30 岁之前,已开始学习汉语言,尝试读书识字,后来逐步涉猎汉文化,以至壮盛,渐通宋明理学。掌握理学之后,王岱舆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折。他既了解到中国诸子百家的分歧,“”“即 仪乖道异,各相抵牾 ,又意识到儒家学说与伊斯兰文化之间的差别,即 揆之清真,”悬殊霄壤 ,从而激发了他作为一名回族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发扬中国伊斯兰教的使命。“王岱舆一生涉足领域广泛,且学术兴趣浓厚,造诣颇深,因而被人们誉为 四教(指儒、”释、道及伊斯兰教)博通 之人。尤其在 30 岁以后,他又专攻伊斯兰教义,立志用汉文介绍伊斯兰教,从而为中国伊斯兰教的进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纵观王岱舆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伊斯兰教从衰微走向进一步进展与兴盛的历史阶段,尤其是回族经堂教育的兴起与进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伊斯兰教的进展,从而也加速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在此历史背景下,由回族知识分子发起的汉文译著活动,不仅为回族穆斯林强化伊斯兰教信仰提供了本土化的经书,更为教外人士打开了一扇了解并认识伊斯兰教的窗口,这为中国伊斯兰教的进展制造了一定的社会空间。正如日本学者桑田六郎“在《明末清初之回儒》一文中指出,在明末清初之际, 多数回回学者辈出,翻译回教经典及仪律之举甚盛。此确为中国回回史之一划时代的时期,余称此时期为中国回回史上之”“”文艺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 回教学者辈出,先后争辉。回教义理乃得大白于中国 。至此,中国伊斯兰教由回族内部的传播与进展扩散至教外人士的了解和认识,它属于回族穆斯林的一种伊斯兰教文化自觉运动。因此,由经堂教育催生的汉文译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