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文明之谜的介绍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 4 世纪-9 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玛雅从来不像希腊及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发现从考古发掘来看,美洲大陆并没有发现如旧大陆上远古的文物,证明美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年轻的新大陆。大陆上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从其它大陆迁移过去的。然而,为什么美洲是一个年轻的新大陆呢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大约在公元前 1.2 万年至公元前 1.5 万年期间,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地壳的大变动,美洲的左邻右舍,即大西洋中的大西洲-亚特兰蒂斯大陆和太平洋中的太平洲-姆大陆,甚至传说的印度洋中的南马杜赖在同一时期沉入了海底,引发了世界性的大洪水。从压力平衡的角度来说,地球上相距遥远的两大板块下沉,必定导致中间的板块上升。美洲大陆原来可能只是刚刚露出水面的一系列岛屿,星罗棋布,就像今日太平洋上的波拉尼西亚的状态一样。和其它大洲相比,美洲的形状就像在太平洲和大西洲两大板块的缝隙中挤出来的一个长条,不断抬升,面积越来越大。美国学者林恩.v.福斯特在《探究玛雅文明》一书中指出,在公元前 1.25 万年至公元前 7000年,美洲开始有人居住,处于石器时期。时间和地壳大变动的时期相吻合。与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不同的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建筑城市的地点,往往选择山丘之上,如罗马城最先占据着帕拉廷山丘,在卡庇托林山丘上建筑宗教庇护下的避难所,并在以后的征战中,将被征服的居民迁入罗马,在阿芬丁山丘建立居住地。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城市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并能有效地防止被海潮或洪水淹没。假如将城市建于农村,则占据大量的耕地,从粮食供给的角度看,对于人多地少的岛屿显然是不合算的。而且,这种城市的防备薄弱,也容易被敌人攻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正在向文明过渡的玛雅人,当时所面临的环境正如古代的罗马人一样,南北狭长的岛链,就如同放大了的意大利半岛。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玛雅人的选择和罗马人如出一辙,即在山丘上修建城市,以节约平原上有限的耕地。他们制造了繁荣高超的文明,让人叹为观止。后来,随着大陆的迅速扩大,平原的面积亦急剧增加,文明的重心也转向低地。到了公元 830 年,科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