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目的搜集街头招牌、小广告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让人们做到良好的用字法律规范,不被街头错别字误导。二、材料分析通过一个下午地调查,我跑遍了十来家小商店、餐馆,在花花绿绿、五花八门的招牌、广“”“”告上发现了不少的错别字,比如: 家具店 写成 家俱店 ;“”“”补胎充气 写成 补台冲气 ;甚至“”“”还有人把 寻人启事 写成 寻人启示 ,那些看寻人启事的人就纳闷儿了:找个人咋有什么道理呢?“”更可笑的还在后头呢:摩托车的广告: 骑 乐无穷;“”“”餐馆广告: 食 全 食 美;灭蚊广告:默“”默无 蚊 ;“”涂料广告:好色之 涂 ; “”冰箱广告:制冷 鲜 锋;“”治痔疮药广告:有 痔 无恐;口腔“”门诊广告: 快治 人口;“”礼品店广告: 礼 所当然;“”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 键 ;还有很多很多错别字,让人啼笑皆非。三、错别字原因1.写字人为了让自己的招牌能吸引人,所以故意修改成语做广告。2.“”“”写字人不够认真,中国汉字有很多都特别相近,比如 木头 写成 术头 ,只是一点之“”“”差。有人把 武 写作 武 [把[弋]写成[戈]]。3.字义分析时有点误差,没能完全理解字的意思,以至于用错了字。4.“”“”写字人因贪图方便而写了一些不法律规范的简化字或别字。如有人将 酒 写成 九 ,“”“”把 饼干 写成了 并干 ,这种情况更是司空见惯的。5.有关部门管理的不够,治理缺乏力度。四、提出建议1.写完招牌后认真看几遍,发现有错别字马上改正。2.写招牌式,对拿不准的字提前查好3、提高招牌店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诚现状,现对某市职业中专 324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归纳如下。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1、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 5 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1)假如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 会 的占 50%“”,思想汇报专题认为 不会 的占 50%。(2)假如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 会 的占 37%“”,认为...